
“如果台湾岛遭遇攻击,美国会军事介入”,这是美国前总统拜登2022年访日期间,针对记者的提问给出的答复。
不过,言论刚一发酵,白宫官员就紧急出面澄清,表示美国的对台政策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并不知道美国前后不一的表态,是对外放出的“试探”,还是单纯高龄老人的“口误”,但在一众看客中,日本显然将此番“承诺”当了真。
仅仅两个月后,日本就迫不及待地派出“代表团”窜访台湾省,进行所谓“台日安全局势”交流,此后,更是其在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将台海局势与日本的国家安全深度挂钩。
很难想象,在美国都不敢正面表态的情况下,日本这个岛国,却总是对台湾省投以格外的关注,而在这背后,同样还隐藏着台湾问题70年难解的关键症结……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残暴掠夺
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在《马关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宝岛台湾沦为日本在海外的第一块殖民地。
起初,台湾同胞并没有坐以待毙,仅仅第二年,便组织起了反日反殖民斗争。
可日本殖民者却对无辜民众发动血腥镇压,“云林大屠杀”便是其中典型,日军对斗六镇及周边七十多个村庄进行了长达五天的屠杀,居民死亡人数多达3万之巨。
此后,日本当局在台湾设立“总督府”,行使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变相将台湾人民完全置于殖民管制之下。
在这个“总督专制”体制下,台湾民众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也给台湾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更为严重的是,日本人还实施了残酷的同化政策。

从殖民统治的第一天起,日本就在学校全面推行日语教育,禁用汉语,只教日本历史和武士道精神等内容,甚至严禁台湾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
而这种灭亡历史、灭亡文化的阴毒招数背后,更是深藏着其灭亡全中国的野心。
1937年全面侵华后,日本进一步推行“皇民化运动”,强迫台湾民众改用日本姓氏、跪拜日本天皇、参加日本神社活动。
此后,台湾“总督府”更是以所谓“恩准”的名义,强行逼迫台湾人民改用日式姓名,并在警察的监督下完成更名手续。
在这一系列迫害政策下,台湾民众的传统节庆被废、寺庙遭改、就连民间信仰都没逃过崩坏的命运,由此,台湾社会的传统根脉被严重摧残,这种影响更是直到今天都未完全消散。

纵观这50年的殖民史,毫不夸张地说,日本对台湾的统治完全就是一场对台湾人民的暴虐奴役和疯狂掠夺。
更深层的是,在这种残暴统治下,还完成了对台湾社会结构的重塑,这些影响远比经济破坏更加重要,也成为后来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根源之一……
暗中布局
二战结束后,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台湾回归中国,然而,日本对台政策却并未随着战后格局的变化而简单终结。
在冷战格局初成之时,美国提出了著名的“岛链战略”。
其中,最为重要的第一岛链,便是从日本列岛、琉球群岛经台湾省、菲律宾到婆罗洲,其核心目的,就是利用这些岛屿锁住中国大陆的出海通道。
在这套体系中,日本与台湾岛恰好成了“第一岛链”的重要支点。
在美国的战略规划中,日本所处便是“链枢”的位置,既作为前沿基地,又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代理人。
正是因为这种定位,才让日本认为,失去台湾就意味着自己在岛链体系中的地位会极大削弱,所以,它就成为了那个最希望台湾问题永远“悬而未决”的国家。

以至于,在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中日关系三原则”与“中日建交三原则”都与台湾问题直接相关。
但日本的野心又岂是轻易就能放弃的?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与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名义上中断,但两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依然活跃。
1973年,日本外务省默许成立所谓“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这个机构虽自称“民间团体”,实则由日本政府出资、外务省官员直接兼任要职。
它不仅在台北设立办事处,还与台湾“外事部门”密切联络,为双方往来提供隐秘通道。
与此同时,日本各地纷纷成立所谓的“友台协会”、“日台共荣会”等组织,打着民间名义与台湾当局保持高频互动。

最引人注目的是,就在前几天“双十节”窜访台湾的“日华议员恳谈会”,也是在此时成立,由300多名国会议员组成,其中更是包括了后来的多位首相。
该组织长期推动对台的所谓“非官方外交”,邀请台当局政客窜访日本、协助台当局参与国际活动。
进入80年代后,日本更进一步,直接以经济援助的形式重返台湾,它们投资半导体、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建立起台企与日本产业链的依附关系。
与此同时,NHK、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也开始着手淡化日本殖民的残酷历史,大肆宣扬所谓的“日治现代化”,试图给台湾社会营造一种“日本带来进步”的错觉。
可这样蓄意篡改真实历史的做法,却迎合了部分岛内亲日群体的心理,也是现在“台独”势力宣扬“脱中”的所谓依据。
这种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在90年代,台湾地区实施选举制度后,日本右翼媒体集体造势,公开为李登辉的“亲日路线”背书。
而李登辉当选后,也立刻开启了访日行程,公然在东京大学演讲中自称“精神日本人”,还以个人名义与自民党高层会面,为之后所谓的“台日安全对话”埋下伏笔。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干预岛内政治走向的举动更为明目张胆,2004年陈水扁竞选连任前夕,东京媒体就曾集中炒作所谓的“大陆威胁论”,刻意制造选情恐慌。
看过上述这些例子便会发现,战后日本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突出的就是一个“阳奉阴违”。
而这也充分暴露出日本现代对台政策的实质,那便是通过“台湾牌”,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历史的选择
这便是为何说台湾问题七十年难解,不在于“台独硬”和“美国强”,而是在于日本这个阴险的推手。
它虽然不像美国那样明火执仗地军售,不如“台独分子”般喧嚣张扬,但躲在幕后撬动局势的日本,一直都暗藏着刀锋。
安倍晋三时期,就曾提出过“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嚣张论调,而这也是日本长期以来对台战略的最直观体现。
当民进党在选举中高喊“台湾命运共同体”时,幕后的写稿人往往来自日本智库,而台湾网络上爆出的所谓“反中话题”,也往往起源于日本的公关公司。

这一切不只是简单的阴谋,更是赤裸裸的全方位渗透。
台湾成了日本政客手中的“工具牌”,用来对内煽动情绪,对外讨好美国,甚至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台湾议题,日本右翼就没办法如此便利地“刷存在感”。
从殖民统治到文化侵蚀,从经济锁链到政治操控,日本从未真正放下对台湾的野心,即使如今它不敢公开登场,却永远在暗处搅动风浪。
它用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改造了台湾的社会结构,又用七十年的“处心积虑”操纵台湾的政治心理。
当年侵略者的刀枪变成了今天的阳奉阴违、文化输出与产业合作,目的却从未改变,那就是让台湾永远不能回家。
但历史终究是公正的,中国崛起的速度远超日本的想象,东亚的力量格局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
无论日本怎样借美国的肩膀、打“台湾牌”、搅“岛链局”,都挡不住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大势,台湾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是民族的必然,也是文明的必然。
历史会记住,真正让台湾问题复杂化的,是日本从殖民时期就开始铺设的暗线,而当这条暗线被彻底斩断的那一刻,台海的风浪,也终将归于平静……
参考文献
《中美大国竞争态势下日台关系的新动向》王丰收、朱松岭
《政治右倾化与冷战后日本政界亲台势力的演变》黄大慧、金肖丰
《日台关系探析》胡开国
《日台关系发展新动向与新特点》王玫玖、倪霞
《日本涉台新政策取向、内在动因及潜在影响——基于经济安全的视角》周生升
《日本介入台海事态的动因、特征及趋势》王广涛
《日本对台政策历史分期与东亚安全形势》姜红明、唐文彰
《日本对台湾战略认知和政策的学理与历史考察》张云
《安倍政府对台政策思维及日台关系走势》陈友骏
正规配资平台官方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