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7月17日,美国L3哈里斯公司正式公开推出了名为“狼群”的新一代精确攻击武器系统。“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是L3哈里斯公司研发的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具备多平台使用能力的多用途防区外精确攻击武器系统,旨在满足美国国防部对新一代低成本多域弹药武器系统的需求。
“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性能介绍“红狼”(上)和“绿狼”(下)导弹侧视渲染图和信息介绍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剩余81%“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主要由“红狼”和“绿狼”两种导弹组成,这两种导弹是基于同一弹体平台设计的两种不同功能的多用途防区外攻击导弹,因此,在外观上基本没有区别。
“红狼”导弹渲染图(图片来源于《动力》网站《战区》专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狼”和“绿狼”两种防区外攻击导弹采用的是常规气动外形,弹体(包括弹头部分)都使用了多面体设计,并可能喷涂有隐身涂层,具备较好的隐身突防能力。“红狼”和“绿狼”两种导弹的弹体中部下方设置有一对可折叠滑翔弹翼,弹体尾部的两对可折叠尾翼则以“十字形”方式进行布置。此外,“红狼”和“绿狼”两种导弹的弹体尾部上方靠前位置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两个涡喷发动机的进气口,其动力装置据称主要由一个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一个小型涡喷发动机组成。
“红狼”导弹飞行渲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具体性能上,“红狼”和“绿狼”两种导弹的弹长和弹径均分别约为2米和400毫米,最远射程可达370.4公里,飞行速度为高亚音速,导弹正面的隐身水平(RCS)推测介于0.001㎡~0.01㎡之间。其中,“红狼”导弹装备有一个多效能战斗部,而“绿狼”防区外攻击导弹则将战斗部换成了一个具备截获、探测、识别和定位敌方目标电子信号能力的电子战模块。“红狼”和“绿狼”两种导弹都采用了“惯性制导+GPS修正”的复合制导体制,并搭载有双向数据链,可实现“人在回路”以及弹群之间的“弹-弹”互联,而用于对目标实施“硬”杀伤的“红狼”防区外攻击导弹还在弹头部分配备有一个导引头(推测为被动红外导引头)。
具体使用过程和用途从模块化多管火箭炮和武装直升机上发射的“红狼”和“绿狼”导弹协同打击陆上敌方集群目标的过程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L3哈里斯公司披露的信息,“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中使用的“红狼”和“绿狼”两种导弹可通过多种作战平台进行发射,包括:各类有人/无人驾驶的模块化多管火箭炮、导弹发射车、水面舰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旋翼机等,同时,两种导弹具备“弹-弹”协同作战能力。
从武装直升机上发射的“红狼”和“绿狼”导弹协同打击水面敌方集群目标的过程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融合了巡航导弹、巡飞弹和有动力滑翔炸弹飞行特性的新型导弹,“红狼”和“绿狼”在从发射平台上发射后,其初始段是以自身携带的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为动力进行飞行,在中段则是以无动力滑翔的方式在空中飞行,最后在末端飞行时,两种导弹会启用导弹上装备的涡喷发动机进行飞行。
从武装直升机上发射的“红狼”和“绿狼”导弹协同打击陆上和水面敌方目标的过程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具体用途上,“红狼”导弹主要用于对目标实施“硬”杀伤,其可以有效打击多种不同类型的固定或移动中的陆上或水面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辆、工事掩体、导弹阵地、机场跑道、水面舰艇等;而“绿狼”导弹主要用于对目标实施“软”杀伤,其即可对目标进行电子攻击,也可引导“红狼”导弹对目标进行攻击并评估打击效果,同时,还能充当“红狼”导弹攻击目标过程的诱饵弹,提高“红狼”导弹的攻击成功率。此外,“绿狼”导弹也可以用于ISR(情报、监视与侦察)和中继通信等作战任务。
单价和现阶段装备情况挂载“红狼”导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AH-1Z武装直升机(图片来源于《动力》网站《战区》专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L3哈里斯公司方面披露的信息,“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内的“红狼”/“绿狼”导弹的单价约在30万-40万美元之间。目前,“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已完成早期的产品实验,进入了低速生产阶段,且获得美国国防部约1000套的采购意向订单。而在较早之前,出于PASM(“精确攻击打击导弹”)项目/LRAM(“远程攻击导弹”)项目的需要,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采购了一批“狼群”精确攻击武器系统中的“红狼”导弹,并将其挂载在AH-1Z武装直升机上进行测试。根据2025年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披露的图片,“红狼”导弹已经在AH-1Z武装直升机上进行了至少一次成功的试射。
发布于:福建省正规配资平台官方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